山南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琼结>琼结旅游 > 景点介绍

琼结旅游景点介绍

2019-01-22 12:21:00 来源:琼结县旅发委

藏王陵墓

矗立在群山环抱的陵墓群,周边间成片的油菜田和青稞地,如果说埃及的帝王谷在方尖碑、狮身人面像以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烘托下成为不可一世的霸气法老墓群,那么藏王陵墓也用他众多的藏王陵墓葬映衬着整座山谷的千古沧桑,一派风霜深深雕刻过的墓葬群像,苍凉而悲壮。藏王陵墓,这是一个有些悲壮而苍凉的故事,与它有关的一段历史,同时也关乎着现在和未来,被历史浸润千年的敬仰和赞叹。

藏王陵墓位于琼结县护城河以南,范围包括木惹山麓东嘎沟口,墓地东西长约2076米,南北宽约1407米,墓群面积约305万平方米,是西藏境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藏王陵墓。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王陵墓的准确数目及其墓主来历说法不一。根据相关研究成果记载,此处原有墓葬23座,1987年普查仅看到16座,其余7座因战乱或遭雨水冲刷被泥沙湮没,意大利藏学家G·杜齐的《西藏考古》中所说:“可能是公元866南臣民造反时期王陵遭到亵渎的结果”16座墓葬分布情况可划两区。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墓区,两区相距约800米。一区范围较大,位于墓地西面的木惹山麓和河谷台地,有墓冢10座。二区位于东嘎沟口,有墓冢6座。关于墓主,目前尚难定论,唯松赞干布、赤都松芒波结、赤松德赞的说法较为一致。考查中参照《雅砻佛教史》、《西藏王臣史》、《西藏王统记》,结合实地勘查,确定墓主的有9座,分别是松赞干布墓、芒松芒赞墓、赤德松赞墓、赤松德赞墓、赤祖德赞墓、朗达玛墓(说法不一)、赤都松芒波结墓、牟尼赞普墓。藏王陵墓葬的封土形制一般可分两种,一种是方形平顶,另一种是梯形平顶,其中方形平顶居多。墓群中封土最大的墓是赤松德赞墓。方形平顶边长180米;最小的是朗达玛墓,亦为方形平顶,边长39米。封土半数高达10米以上。其结构大多数是以土木、石夯筑而成,夯层一般厚0.07—0.28米,内有圆木加以坚固。

藏王陵墓是西藏境内现存规模最大、墓葬等级最高、保存相对完整的墓葬群。《西藏考古》中说:“由于藏王陵墓既有关于陵墓的可靠传说,又有一些至少能为其中一些陵墓断代的碑铭,因此,我们进入了一个明确界定的历史时期。”正如此言,现存的23座陵墓涉及到第28代赞普至第42代赞普,历史序列、整体格局与遗存信息真实完整。藏王陵墓建造于公元6~9世纪300余年间的吐蕃王朝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直接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宗教、民俗、生产力、建筑技术与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藏王陵墓中的明星——松赞干布的封土大墓。千年古墓就这样呈现于眼前,那古墓里的人曾经演绎了多少人世繁华。

曾经有一支考古队依靠对照其他地区吐蕃墓葬内部结构,对松赞干布王陵内部的情况进行了描绘如下:松赞之墓内有地下宫殿群,五座神殿,面积约有一万平米。此墓以其绚丽的装饰而闻名,在它的内室,陈列着五种供物:在中央,鬼神被金刚顶镇伏着;顶部是由十八腕尺长的柱子搭成的柱廊,它是由叫做白旃檀的檀香木料做成的。正中央是赞普的御衣,各种不同的珍宝和无数珍贵的王冠。它的上面是把护佑一切的伞,是由檀香木做成。墓穴的左面埋有松赞干布的财产,右面则是用纯金做的骑士和战马。从其陪葬的物品看,吐蕃王朝在当时确实是鼎盛非凡。据说在松赞干布墓上有一块松赞干布的浅浮雕像,但在20世纪40年代西方考古学家未曾发现此雕像。

十八世纪西藏僧人结多吉也曾著书对吐蕃陵墓作过这样的描述:“四方墓冢分成格,丝纸拌于泥土中,以此塑成英主像,载上木车踏歌舞,安放圣像于墓中,奇珍异宝充于格,此风从此盛于世……” 也证实了墓陵之中以格相分的内部结构。王陵分为东、西两个陵区,两区相距约800米。其中西陵区位于穆日山的北侧,所以又称穆日陵区。穆日陵区陵墓数量多,封土规模也大得多,共发现13座陵墓,其中有几座规模庞大,从琼结河边向穆日山腰呈“一”字排列,另外规模较小的几座则比较集中地建在这一列陵墓的前方。东陵区即顿卡达陵区,共发现七座陵墓,排列没有明显规律,封土形制也不尽相同。藏王陵墓的封土形制分为方形平顶和梯形平顶两种,以方形居多,封土大多用土、木、石等材料夯筑而成。范围涉及藏王陵墓依托的穆日山、扎马杰和东噶沟,以及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青瓦达孜山,规划面积3476公顷,其中保护范围899公顷。
    藏王陵墓是研究吐蕃先民在陵墓选址、规划布局、建筑工艺等方面的第一手材料。藏王陵墓还是弘扬民族文化、教育民众认知民族历史的重要基地,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吐蕃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历代赞普曾经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建筑了雄伟的宫殿、寺庙和宏大的以及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而今地面建筑大多已不存在,但是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每个藏王陵墓中也都殉葬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尤其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藏王陵大都未被盗掘过。堪称研究吐蕃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雅砻河谷原为吐蕃雅砻部落,即松赞干布所在部落的发源地,在松赞干布迁都拉萨以后,吐蕃王朝仍然十分重视对雅砻地区的经营,将此地作为王朝之本,出于同样原因将藏王的陵墓建在了富有根基意味的琼结。

 

 

参考文献:

[1]《吐蕃故都——琼结》 琼结县文广局编制 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在琼结藏王陵墓的穆日山陵区现存有两通吐蕃时期的石碑,其中一通为赤德松赞墓碑,纹饰碑文较为清晰;另一通为赤松德赞记功碑,亦称琼结桥头碑。

赤德松赞墓碑经发掘清理之后,通高有7.18米,形制风格仿唐式碑,由碑帽、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帽底部四角上雕刻有四尊飞天,左、右两侧浮雕出日、月的纹样,日环为双层圆形图案,周边雕刻有十六角光芒形象,月亮为圆圈内加弧线,象征着月亮的圆缺。碑身上方正面左、右两侧刻有一太阳和一月亮,下方即为古藏文碑文;碑身的左、右两侧各有两条龙,上面一条为云中升龙,下面一条呈“S”形屈盘;碑身的底部还雕刻有四条相互盘绕在一起的蛇和莲花座,碑座为石龟碑座。从这通石碑上的纹饰图案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在西藏地区的交融。飞天和莲花纹是常见的南亚佛教文化的艺术题材,日月图案从原始时期就已流行于西藏的宗教艺术中,而龙、蛇在汉地古代艺术中是渊源相当久远的题材,龟趺碑座更是隋唐时期内地丧葬文化中体现严格等级的标志物。在六号陵前,现存有一对石狮,西侧的石狮已残倒在地,东侧的石狮较为完好,高1.45米,呈蹲座状。狮子头部昂起,双目圆睁,牙齿外露,整齐的卷鬃披于颈部,前肢稍向前伸,胸部直挺,身躯后蹲,尾部自然卷向左侧,显示出雄狮威武强健、凶猛有力的气势。石狮的体形较为壮硕,四肢稍短,上体挺起,这些特点似乎受了古波斯艺术的影响,与内地和印度的石狮风格迥异。

赤松德赞记功碑,亦称琼结桥头碑,原先位于琼结河北岸的桥头,现位于琼结县政府院内西北角。16世纪的藏族著名史学巨著《贤者喜宴》中记载赤松德赞的陵墓前有一通石碑,我们大致可以理解到这通石碑是从赤松德赞的陵墓前移位到桥头的,具体的移位时间大概是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时期,这种石碑移位的现象在西藏历史上大有存在。据《吐蕃琼结桥碑的考古复查与研究》记载,石碑通高5.13米,由碑帽、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帽连顶总高0.89米,帽顶端为重叠的两枚宝珠。上方宝珠直径0.26米、高0.27米,下方宝珠有裂纹,直径0.4米、高0.22米。碑帽平面为长方形,顶部为四面坡状庑殿顶式、边缘略微上翘,沿宝珠边缘的碑帽有一圈莲瓣纹。碑帽长1.2米、宽0.85米、总厚0.4米、边缘厚0.2米,碑帽以卯榫结构和碑身相互连接。碑帽底部对称浮雕升云图案。碑身上小下大,高4.03米,上端宽0.8米、厚0.33米,下端宽0.85米、厚0.41米。碑身正面即现西北侧刻有古藏文,已漫漶不清。碑身背面即现东南侧以减地浮雕方式雕刻雄狮与对龙图案,上半部为一蹲立的正面狮子,头部已漫漶不清,仅能识别健硕的狮身及四肢,下半部为肢体伸展、尾向两边上卷的怪兽图像。碑南、北两侧以减地浮雕结合线刻装饰有相向对称的图案,均雕刻三段有翼升龙祥云图案。龙身健硕、昂首,前爪前伸,有须、角、脊毛,遍施鳞甲,作疾走状,龙尾下为祥云。碑座为圆形石块,长1.88米,宽1.5米、高0.17米。基座长1.9米,宽1.52米、厚0.04米。国际著名藏学家巴桑旺堆先生在接受《西藏古代石碑和石刻文化》所说:“琼结桥头石碑记载赤松德赞时期,吐蕃国力强盛,疆域‘西临大食,东达陇山’,这恰好印证了新、旧《唐书》等汉文资料中的相同记载。”现存琼结桥头石碑的碑铭是18世纪藏族学者噶陀·仁增次旺罗布的抄本,因汉文版本的翻译有许多出处,故不在此引用。

青藏高原上的文化从来就不是封闭的。考古学家们经常通过研究墓葬形制和陶器形制探寻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而形制的远近反映着文化关系的亲疏。西藏西部的石丘墓与新疆的石丘墓非常相近,而颇具特色的圜底高领长柄罐在印度和尼泊尔也有出土,东部的石棺葬与川西发现的石棺葬在文化上有很大的相近之处,中部拉萨和中南部林芝地区的圜底陶器从新石器时代到吐蕃时代都有出土。另外,方形封土是唐王陵常使用的封土形制,在陵墓前立石兽、石柱、石碑到唐代已是一种制度化的做法,是区分墓葬等级的重要标志。但是在这片本土文化盛行的地区,在藏王陵墓中使用方形封土和石碑、石兽的现象,无疑可以反映出吐蕃王朝与唐朝中原文化的交流关系,再联想到吐蕃学习唐的官制和兵制等,人们可看出吐蕃王朝向唐靠拢的历史痕迹,也证实了吐蕃石碑对研究吐蕃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吐蕃故都——琼结》 琼结县文广局编制 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